電梯門在即將關閉的瞬間,一只小手突然伸入縫隙;一只淘氣的寵物試圖在門關上前竄入轎廂;一位推著輪椅的乘客正在緩緩進入…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尋常的瞬間,卻潛藏著難以想象的危險。然而,絕大多數情況下,電梯門總會及時重新開啟,避免悲劇的發生。這背后默默無聞的公共安全守護者,正是紅外光電開關——這套簡單卻不可或缺的電梯防夾裝置,以其無形的光束,持續守護著每一次進出電梯的安全底線。
為什么電梯門需要如此“敏感”?
電梯是名副其實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門系統是乘客接觸最頻繁的部件。然而,門區恰恰也是事故風險相對集中的區域。試想,數百公斤重的電梯門扇以一定的速度關閉,一旦夾住乘客(尤其是兒童的手指、頭部或肢體)或攜帶的物品,輕則導致擠壓傷痛,重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傷。因此,現代電梯安全規范對門保護裝置的要求極為嚴格,必須能靈敏、可靠地探測門區障礙物并及時作出反應,強制阻止關門或重新開門。而紅外光電開關憑借其優異的特性,成為了滿足這一關鍵安全要求的理想技術選擇。
無聲的“光幕”:紅外光電開關的核心原理
紅外光電開關的核心,在于利用不可見的紅外光線作為探測媒介。其工作原理可簡述如下:
這種工作模式因其類似于一道保護性的光屏障,有時被形象地稱為“光幕”或“安全光柵”。
精準部署,構建無形防線
紅外光電開關在電梯門上的安裝位置和作用邏輯是電梯設計的關鍵細節:
*案例分析:一位推著嬰兒車的母親在進入電梯時遭遇電梯門突然關閉,正是門內側的紅外光電開關及時偵察到嬰兒車的局部阻擋,觸發開門機制,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安全事故。*
為何成為電梯門安全的首選?技術優勢解析
紅外光電開關能在電梯門安全保護領域廣泛應用,得益于其顯著的、難以替代的優勢:
持續進化:安全標準與技術迭代共促發展
電梯安全規范(如國內GB 7588《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國際EN 81系列標準)對門保護裝置的性能提出了嚴格且不斷提高的要求,尤其是針對探測精度(防止細小肢體夾入)、響應速度和覆蓋高度范圍(防止身高不同人群被夾)等方面,不斷推動著紅外光電技術的進步:
咨詢熱線(Tel):025-66075066
售后電話(Tel):025-66018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