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后的調試車間,一只誤入的蚊蟲觸發了急停警報——包裝流水線突然安靜下來。工程師輕笑著拾起這只引發混亂的小蟲:”又一個被光逮住的可憐蟲。”
在現代自動化車間里,無數精密的”光之觸手”默默值守。它們不眠不休,依靠光束的明滅感知世界。這種非接觸式的感知者,正是工業的視覺神經——光電開關。
光電開關的本質,是透過光信號變化感知物體存在或位置的光電傳感器。它無需物理接觸,僅憑一束光就能完成精準探測。
光電開關工作的基礎原理,在于巧妙地利用光線的發射、接收與物體對光的干預。
發射器 (Emitter):通常采用高效發光二極管 (LED),發出特定波長的光,如可見紅光、紅外光或激光。這是信號的起點。
接收器 (Receiver):通常使用光敏元件,如光電晶體管、光電二極管或硅光電池。其核心任務是偵測發射器發出的光信號強度變化。
調制技術:為防止環境光(如日光、照明燈光)干擾,現代光電開關普遍采用脈沖調制技術。發射器發出的并非連續光,而是特定頻率的脈沖光。接收器電路經過精心設計,只對該特定頻率的脈沖信號高度敏感,而濾除環境光的干擾,這大幅提升了檢測的可靠性與抗干擾能力。
當物體進入光電開關的檢測區域,它會對發射的光束產生作用,導致接收端接收到的光強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被接收器捕獲并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變化,最終觸發開關動作(輸出 “ON” 或 “OFF” 狀態)。關鍵在于物體如何干預光束,這便是不同類型光電開關的工作基礎。
光電開關依據光路設計及檢測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
拆開一個典型的光電開關外殼,其內部精密構造是光學與電子技術的結晶:
光源 (LED):作為光的源頭,其波長(如紅外850nm/880nm、可見紅光650nm、激光)決定了開關的特性(如抗干擾性、檢測距離、對特定材料的適應性)。
光敏元件 (Photodetector):將光能轉化為微弱電流信號的核心轉換器。常見的硅光電池響應速度快、成本低;光電二極管、光電晶體管靈敏度更高。
信號處理電路:
                                        
                                        
                                        
                                        
                                        
                                        
                                        
                                        
                                        
                                        
            咨詢熱線(Tel):025-66075066
售后電話(Tel):025-66018619

